已有安信基金账户, 立即登录 服务热线:4008-088-088

股神的导师告诉你 怎么做聪明投资者

来源:安信基金微理财    作者:未知    时间:2018-08-17 10:11:32

安信基金

2018-08-17 10:11:32 | 安信基金微理财

有这么几句投资界如雷贯耳的话,投资者们一起来感受一下:

“在我的血管里,百分之八十流淌的是格雷厄姆的血液。”

——沃伦·巴菲特

“格雷厄姆对于投资的意义就像欧几里得对于几何学、达尔文对于生物进化论一样重要。”  

——纽约证券分析协会

  让各界顶礼膜拜的格雷厄姆号称 “现代证券分析之父”, 价值投资理论奠基人。身为投资大师,格雷厄姆毫无保留地将他的心得撰文成书——《聪明的投资者》。这本书自1949年首次出版以来,即成为股市上的《圣经》,堪称投资实务领域的世界级经典著作。

投资领域已经不是空荡蓝海,大师有撰写著作在前,后人只需要从茫茫书海中把它们挖掘出来,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即可把握机会,做聪明的投资者,而不是盲目的投机者。  

格雷厄姆 《聪明的投资者》  

本杰明格雷厄姆,“现代证券分析之父”, 价值投资理论奠基人。格雷厄姆在投资界的地位相当于物理学界的爱因斯坦,享有“华尔街教父”的美誉。
       
小编撷取精华,将聪明的投资者的特质总结为以下三点:
       1
、知道自己能承受的风险

2、了解市场的特点与陷阱

3、对时间有更客观的认识

全书长达几百页。但是呢,读完这篇小文章,你就明白如何成为聪明的投资者了。

风险适配:合适的才是最好的

秋天来了,你去商店买新衣。尺码是越小越好呢,还是越大越好?这两个问题显然都很怪。因为衣服是否合适,不在于衣服尺码是XL还是XS,而在于合不合身。如果你的身材属于中号,那么中号对你而言最合适。即使其他人蜂拥购买XXL号衣服,也不代表XXL号穿在你身上就是合适的。  

购买理财产品也是如此。在这里,风险承受能力就是你的身材,产品风险就是衣服尺码。同理,产品的好坏不取决于自身风险,在于产品风险与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否匹配。如果有人问,低风险指数基金和高风险股票基金,买哪个更好?聪明的投资者就会回答说:你的问法不对。应该问,这两个产品,哪个跟我的风险承受能力更匹配?低风险的产品不一定更好,是因为它们的收益往往也很低,让你错过了赚更多钱的机会。而高风险的产品也不一定更好。因为你很可能因为无法承受风险,在高收益来临之前卖出了。所以,买合适的产品,更好。  

有人会问,身材可以通过照镜子知道,风险承受能力有办法知道吗?  

有的。一件衣服,如果最紧的部分你能轻松套上,说明整件衣服不会太小。同理,对于任何一个产品,如果你能承受亏损最大的时候,那么产品的风险对于你来说就不会太大,足以承受。对于基金产品,就有这样一个重要的定量标准:最大回撤幅度。它告诉你,该基金遇上“最坏时也不过如此”的情况时,表现如何。  

让我们以今年上半年外部因素这一黑天鹅事件为例,找到市场上各类型基金面对“黑天鹅”事件时的平均最大回撤。  

由此可见,股票型基金风险最高,混合型次之,债券和货币型基金最低。那么,聪明的投资者在了解之后,就会意识到分散化投资的重要性,并付诸行动。比如购买一定量的股票型基金的同时,选择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以避险。这样一来,投资组合收益率在最坏的时候也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之间。如果牛市一来,收益甚至可以在小幅波动中平稳上扬。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为什么聪明的投资者往往心态更好,收益也不错?  

——因为他们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,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产品,不太容易跟风追涨杀跌,往往收益也不错。而收益反过来作用于情绪,那么投资心态就更好了。

抓机会、避陷阱、蔽噪音  

格雷厄姆认为,要判断股票的走势,需要看清以下几点:  

1、公司实力上升,比如公司利润和股息增加
2
、通货膨胀,在现实中反映为物价上涨  

3、对时间有更客观的认识  

在长线投资中,我们需要抓住价值投资者最看重的“机会”,把握宏观经济变化带来的“效益”,以及规避投资策略毫无借鉴价值的“噪音”。  

如果错把噪音当作有效讯息,那么就落入了“陷阱”。因为大众情绪永远捉摸不定又变化无常。举几个啼笑皆非的例子:奥巴马当选总统,澳柯玛连续三天涨停;川普当选总统,川大智胜逆市大涨;“诗和远方”火了,石化油服半年涨了143%……读着这些段子,你可能会笑。心想,怎么会有人凭借这些无意义的消息进行投资。但如果,一些无意义噪音被一百人、一千人传播,充斥着看似闪亮的光环和高深的名词,你是否还会理智地辨明是非,排除干扰?  

聪明的投资者不会试图从大量碎片中找到有用的“噪音”,而是选择忽略一切碎片化、情绪化信息,关注国家宏观新闻,关注公司的价值和发展潜力,一旦选择就坚持长期持有,拒绝短线投机。  

时间相对论:主观蒙蔽  

每个投资者都想着要“长期投资”,或者以为自己在“长期投资”。然而不幸的是,我们所感觉到的时间的长度,和真实时间的长度之间的差距,其实有可能非常大。  

用一个段子举例:“什么是相对论?一个男人与美女对坐一个小时,会觉得似乎只过了1分钟;但如果让他坐在热火炉上1分钟,却会觉得似乎过了不止1小时。”  

投资行为也存在这样的“相对论”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连续下跌超过三天就会因为资产“长时间下跌”感到焦虑,开始卖出;但连续上涨三天不足以说服他们投资,要等到连涨一个多月才会考虑买入。这意味着,我们会下意识夸大下跌持续的时间,而缩小上涨持续的时间。  

以某白酒股为例(以下绿色均线代表年线),我们发现其股价从12年到14年初一路下滑,对于相对高位入场的12年投资者,继续等待估值修复是令人非常煎熬的抉择。

然而,股价在此之后迅速乘势而上。除了15年股灾到16年熔断期间股价短暂跌破年线外,其他时间一直都在年线上方,一路持有到现在也是没有问题的。  

也就是说,估值修复的时间,可以是四年,但回报却会很高。  

然而好股也不是人人持有,如果没有买到这种乘势而上的高价值股怎么办?  

综合考虑2006-2017年标准股票及混合偏股型基金整体表现,我们得到了一个惊人的结论:  

任意连续三年里,有两年年化收益率是正盈利。  

如果投资时限为三年,盈利的概率约等于百分之百。  

从过去十年的投资经验看,我们可以认为,投资标准股票及混合偏股型基金,价值回归所需要的的平均时间不超过三年。  

择时对投机者有重要的心理作用,因为他想迅速获取利润。然而,让自己的资金处于闲置状态,等到获得某些(自认为)可靠的信号后再去购买股票,这种做法对投资者没有好处。  

我们可以肯定的说,基金行业整体上是有一定作用的。基金培养了人们储蓄和投资的好习惯,使得无数投资者免受股市错误投资的巨大损失。  

—— 格雷厄姆 《聪明的投资者》